信息公开年报

 

mobile283653652010年政府信息

 

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部门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按照《绵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依据《绵阳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方案》的要求,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绵府办函[2011]38号)、《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及四个配套制度的通知》(绵府发[2008]10号)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局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机制建设情况、服务信息公开的情况、载体建设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六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011日至20101231 日止。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报告电子版通过mobile28365365门户网站全文公开,如有疑问请与mobile28365365办公室联系(地址:绵阳市涪滨路北段3号;邮编:621000联系电话:08162862551;电子邮箱myswj@163.com)。  

  一、概述

  2010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特点:主动公开意识增强,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形式丰富多样,公开内容重点突出。尤其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能够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方法比较全面、及时、准确地进行公开。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各县市区水务局相应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所属部门开展工作;市水务局明确了本局处理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专门机构,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承办、其它职能科室、下属单位配合的组织体系。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及四个配套制度的通知》(绵府发[2008]10号)等文件精神,坚决执行市政府制定的政务公开制度。围绕巩固水环境整治成果、水利灾后重建、防汛减灾、水务执法专项行动、行政审批等工作重点,结合水务系统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际,按照“突出重点、勇于创新、依法规范、务求实效”的原则,大力推行全市水务系统政务公开,努力实现“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行政工作目标,在提高水务工作透明度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拓展公开形式,增强公开效果

在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我们坚持把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和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灾后重建项目管理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等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来抓,实行全面政务公开。按照《绵阳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方案》,认真完善我局的指南和目录,做到了规范、全面、及时。我们公开的主要内容:一是本单位主要职能、领导信息、主要职责、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联系方式、工作总结、规范标准、廉政建设等内容。二是灾后重建项目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依据、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审批验收权限、所需材料;建设项目审批验收的审批时限、进展情况及其审批验收结果。三是定期在我局部门网站、我市媒体上发布各种涉水公告。扩大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四川省政务公开规定》、《绵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能及时审定、完善、更新我局信息公开内容,及时公开我局的便民措施、工作制度及项目审批事项和重大决策过程。做到了全面、真实、及时、准确,重点突出,群众满意。

按照“重监管、少审批、多服务、高效率”的原则,对行政审批权进行改革,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一是削减审批项目,实行“权力减肥”。凡是不必审批的项目,坚决取消;凡是区市县水务部门能解决的就下放给区市县水务部门解决;能够依靠审核、备案解决的就不再审批;凡能合并审批的就不单独审批。二是优化审批程序。我局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水务窗口,实行联合办理、集中审查、并联审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缩短审批时间。涉水项目开工审批做到了即来即办,当天取件,比以前缩短了8个工作日。四是将所有审批项目纳入了市政务服务局的水务窗口,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落实政务公开措施,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质量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涉及面广,我局在政务公开的实践中立足于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一是修改完善政务公开栏,将全局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的基本情况、职责、电话上墙公布。二是在mobile28365365网站将政务公开内容进入网站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三是实行公示制,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省水务网、省建设网上公布水务的重点建设项目。让社会公众了解新建项目情况。四是主动接受行风政风监督员、水务督察员对政务公开的监督。

进一步加强了内部管理, 规范了工作秩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是严格执行局内规章制度。根据我局实际,制定了《mobile28365365工作规范》、《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廉政建设责任制》等重要制度并认真执行。二是结合今年进行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推行了多项便民惠民工作,使农村饮水安全、用水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三是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年的目标管理,实行严格考核和奖惩。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一)主动公开数量

   2010年度,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累计主动公开更新政府信息724条。其中,计划总结类信息5条;恢复重建类信息107条;工作动态类信息180条;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432条。  

(二)主动公开内容

2010年,我局主动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一是本单位主要职能、领导信息、主要职责、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联系方式、工作计划总结等内容;二是法规公文及工作动态;三是定期在我局部门网站、我市媒体、政务网、省水务网上发布公示信息、工作动态、重建信息等方面内容。  

(三)公开形式

1.部门网站

2010年主动修改完善了水务要闻与动态、水务政务、政务公开、法规标准、公示栏等栏目。

公布了我局领导名单(基本情况、职责、联系方式),部门的基本情况(职能职责、机构设置、组织人事、办事程序等),部门工作情况,相关法规规章、政府文件、部门文件、实事项目。

2.政务公开栏

今年更新完善了内设科室及下属单位职责基本情况、职责、联系方式等,并上墙公布。方便办事群众。

3.绵阳市政务网政府信息公开系统

  通过绵阳市人民政府政务网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按照《mobile28365365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方案》、《mobile28365365政府信息公开分类规范表》填报公开了我局概况信息、计划总结、法规公文、工作动态、政府事项信息共计292条。

  4.绵阳市政务网、绵阳市城市信息网、四川省水务网等其他网站

以上网站自动链接我局部门网站,其相关信息在以上网站进行了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432条。

  四、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2010年度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无诉讼、申诉情况。  

五、载体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局加强了部门网站的建设和管理,本部门的工作动态保证网上及时更新;在公文发布的同时严把保密关,未发生一起失泄密事件。政务公开栏、人员动态栏都得到了修改补充完善,公开了职能职责、办事流程、联系方式、人员状况等信息。目前正在结合水资源及防汛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局网站。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政府的要求,与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

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质量、版式创新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我局网站由于建站较早,功能、模块有限,自主性不强;另一方面机关人手较少,难以配备专职信息公开人员,要保证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常换常新有一定难度。

2.准确把握信息公开尺度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便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 

  (二)改进措施

   1.充实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充分征求公众意见,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2. 加强培训,进一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力。保证公开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全面,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局将把全体工作人员做为对象,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格式的培训,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

3. 优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我局将认真对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确定的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及时发布和更新依法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做好答复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实现所有应公开的政务信息全部上网公开,切实提高办事透明度,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便利的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

4.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查和更新维护、考核评估、监督检查评议、培训宣传和工作年报等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审查制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mobile28365365

                                                                   2011315